解析:門窗企業為何不敢踏上電商征程?
2016/11/25來源:美家美戶作者:互聯網瀏覽:128409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衍生出一種新的營銷模式——電商,不管是個體戶還是大企業都紛紛加入電商陣營。而隨著電商愈演愈烈,各種節日也被挖掘開來,以滿足各大商家盈利欲望,比如雙十一由光棍節搖身一變狂歡節。在這狂流背后,門窗企業卻始終扭扭捏捏,不敢踏上電商征程。
門窗進軍電商只是玩玩而已?
有人說,傳統門窗行業轉戰電商只是看上去很美,實際操作遠比想象中艱難,部分涉足電商的門窗企業,也只是玩玩而已,因此門窗電商平臺自然熱不起來。
有位電商經營者抱怨到:“給電商平臺的押金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要讓平臺把你推廣出去,還要花很大的費用,否則,在這個平臺上有成千上萬的商家,即使你在線下有點知名度,但網上的‘李鬼’也很多,如果不給電商平臺一筆不菲的推廣費用,不給專業的水軍團隊一筆沖銷量的費用,有幾個消費者能找到你、分辨你?”
不少門窗企業老板與那位經營者有著同樣的困惑:即使傳統渠道做得得心應手,在線上業務也未必有優勢,電商平臺開店業績不理想卻燒錢是常事,如何經營好網店心中并沒有底。瞻前顧后之下,有的索性反攻為守,放棄電商退守傳統陣營。
對策:找對平臺是關鍵
目前,服飾、日用品、食品、家電等行業進駐的電商平臺,大都是C2C或B2C模式,門窗作為中高端消費品,以及其本身特性決定它并不適合這些電商平臺。它需要的是一個專業的門窗電子商城作為引導和信譽保障。而O2O模式這種線上交易與線下體驗服務相結合的電商平臺,注定更適合具有獨特屬性的門窗產品。線上平臺的方便快捷,為消費者提供足夠的選擇,再輔之以線下體驗服務,讓消費者對產品滿意放心,如此一來,企業自然能持久獲益,門窗走電商之路也不再只是玩玩而已。
門窗不具電商基因?
一直以來,門窗采用的是以店面營銷為主的傳統銷售模式,其價格高、體型大、材質的珍貴和木材類別的難以辨別的特點,讓消費者在網上購買門窗所承擔的風險必然增大。因此,大多數人自然不會僅憑網上的幾張產品展示圖就隨意下單購買,這也導致門窗企業要想改變傳統經營模式走上電子商務平臺相對艱難。
買賣雙方建立信任是電子商務平臺創建的基礎,然而,當前門窗產業市場的魚龍混雜,使得門窗產業信用岌岌可危。一些渾水摸魚制造偽劣門窗產品的企業頻繁曝光于各大媒體的現象,使得不少人對門窗是又愛又恨。這也間接導致企業對于電商平臺的開拓缺乏信心。
對策:樹立品牌 打破先天不足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門窗要想走電商之路必須經過沉淀和品牌的累積。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發展品牌的意識,并積極樹立品牌,例如利用網站、手機微網站等窗口不僅讓消費者了解到產品信息,也實現企業的形象展示,讓消費者累積對由企業品牌的信任度。
電商動了經銷商的奶酪?
門窗與經銷商的關系就好似是魚水情,企業依靠經銷商在各地開拓市場,而經銷商也需要依靠企業盈利。門窗企業開啟電商平臺擁有網店或直營店,不僅是給企業節省了一大筆租鋪開支,也讓消費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得到更優惠價格的產品。但是也正因為如此,當消費者都涌向網絡選擇更實惠的門窗產品時,對于傳統經銷商的實體店無疑是個不小的沖擊。
“雖然電商可能為企業拉更多的一些新業務,但增加份額不大,還搶了經銷商現有的份額,能不受到抵制嗎?”一位欲轉戰線上業務的門窗企業廠商表示了自己的擔心。
對策:協調利益關系 經銷商積極應變
對于大多數門窗企業而言,經銷商在保證產品銷售量、占領市場、打開渠道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門窗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是勢在必行,因此門窗企業必須調整好與經銷商之間的利益關系。企業可以和經銷商共同統一定價,合理把握電商平臺上定價,兼顧經銷商利益。同時,經銷商要想繼續獲取利益也需主動尋求出路,例如承擔門窗線下體驗店的業務,以及產品的物流配送等售后服務。
盡管當前純粹的電商時代已漸漸退去,但電商發展之勢仍然利好,門窗企業不敢進軍電商,大多是因為考慮到與經銷商的利益沖突,只有融洽的處理好二者關系,不斷通過技術、管理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免責聲明:美家美戶家居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以及企業投稿,如頁面信息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aixiaoba.cn/newsshow/742.htm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美家美戶家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