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全球家居行業十大熱點事件,帶你重溫年度記憶!
2019/12/28來源:77°瀏覽:114519
2019年,馬上就要呼嘯而過了。。。
在全球貿易環境風云變幻下,過去這一年全球家具市場在運行中穩中有變,變中有憂。而國內家具市場在歷經繁華過后,稍顯頹勢。事物發展,大莫如此。這可能家居企業活的最累的一年,但也是斷骨式成長的一年。
77°根據平臺大數據,甄選2019年度國際與國內家居行業十大新聞熱點事件。為家居人勾勒出這一年家居產業的跌宕與浮沉,定格這一年家居人的集體記憶。
12月26日上午,居然之家上市鐘聲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響。隨著“武漢中商”的證券簡稱變更為“居然之家”,居然之家正式登陸A股,走上資本市場。開市之際,居然之家總市值達到662.2億元。
居然之家成為第三家登陸A股的家居賣場,賣場或將步入大整合期
回顧這起歷經近一年時間的借殼上市事件,可謂一波三折,經歷數次擱淺又重啟,狗血劇情不斷,甚至曾被外界一度認為要黃。最終交易價格高達356.5億元,交易完成后,控股股東變更為居然控股,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汪林朋,汪林朋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 61.86%股份。
至于未來,顯然居然之家的上市并不以融資為目的,而是為了盡快占領資本市場高地來實現產業夢想。
5月15日,紅星美凱龍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星控股成功發行可交換債券,以43.594億元人民幣被阿里巴巴全額認購??山粨Q債換股后,阿里將獲得紅星美凱龍占總股本比例約10%的A股股份。同時,阿里在港股收購紅星美凱龍3.7%的股份。
阿里與紅星控股的合作,主要是在家具建材及家居商場、購物中心及其他業務領域。當前,雙方已簽訂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新零售門店建設、電商平臺搭建、物流倉配和安裝服務商體系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同時阿里兩位副總裁已進駐紅星美凱龍董事會。
與騰訊合作一年后,又吸引到阿里的戰略投資,紅星美凱龍如添兩翼。
10月18日,顧家家居發布消息,公司2019年獲得“天貓雙11狂歡夜”的獨家冠名權??v觀以往,能拿下“貓晚”總冠名的品牌都大有來頭,比如此前的上海家化、VIVO,都是各自行業里的佼佼者,顧家家居能在諸多快消品巨頭中脫穎而出,拿下總冠名,實屬不易。
雙11當晚,顧家以主角姿態亮相貓晚舞臺,一系列搶眼操作絢麗了貓晚的舞臺,讓家居行業站在了零售消費狂歡節的C位。
雙11當日,顧家家居全渠道零售錄單總額破7.51億。當然我們相信顧家家居對貓晚的大力投入,不只是投入于賣貨,而是投入更持久的增長機會和想象空間。
9月19 日,定制巨頭歐派與寢具領軍品牌慕思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聯合打造的新品牌“慕思·蘇斯”誕生,這是歐派與慕思開啟新聯售模式的一大嘗試。新品牌產品只在歐派線下渠道專賣,慕思不再額外開辟渠道售賣,歐派衣柜將對其進行全面的渠道布局。
雙方透露未來將進一步開展更多合作,包括聯合產品開發、聯合空間定制以及聯合品牌推廣等多方位合作。歐派家居董事長姚良松表示,歐派與慕思的合作是業內頭部品牌在資源整合上的順勢而為?!澳剿肌ぬK斯”的誕生是消費市場發展的必然,也是家居行業商業模式的進一步創新。
9月16日,上海“最美家具村”——吉盛偉邦家具村近千家入駐商戶收到告知函,稱家具村將被綠地集團收購,并將于2019年11月開始全面升級改造。近千家入駐品牌和商戶面臨撤店搬遷和巨額損失,事件一出驚動整個家具圈。
在經過近兩周的三輪談判和協商后,綠地集團向吉盛偉邦家具村的商戶們給出了減免兩月租金的初步補償方案,商戶對此持保留意見。
可以預料,在項目開始升級改造之前,與入駐家具商戶的溝通及相關賠償事宜的協調將會是一個繁復而漫長的過程。
7月20日,中國香港影星任達華作為嘉賓在中山參加居然之家新店開業儀式時,被一身份不明男子上臺襲擊,腹部和右手4指遭到割傷,先后進行了兩次手術。
此消息引爆熱搜,輿論一片嘩然。面對危及人身安全的突發事件,居然之家在現場安保、救護行動以及后續公關應對等方面都備受質疑。
此事件暴露出來更核心的問題是,家居企業在應對類似公共安全事件普遍缺乏經驗,所以應對措施毫無章法,這點需要所有企業引以為鑒,在前行中反思與提升。
而另一方面,任達華事后得知行兇者疑似患有精神分裂癥,決定不追究其責任。兩個月后,任達華再次現身金牌廚柜活動,神采奕奕,人氣更火了。
11月9日凌晨,中國原創家居品牌PIY創始人沈文蛟因熬夜猝死不幸離世,沒有告別家人,也沒給這個世界留下只言片語。他的離世,也讓中國的原創設計界和家具界震驚和痛心。
從廣告創意人到原創家居品牌創業者,從痛心“原創已死”欲為PIY判下死亡宣告書,到品牌跨出進入大眾視野的一步——沈文蛟將其在廣告業修煉的創意思維帶入家具設計中,完成了從打造單品到結合場景系統創作的自我升級。
奈何人生無常,逝于事業起飛的前夜。
北京大興機場一期家具招標——2019年單次最大的家具招標項目,已塵埃落定,累計招標2.3個億。
16家企業在這一項目中中標,中標總價相當于預算總價格8折,天壇、健威、國景三家企業分別拿下超2000萬大單。
作為全球排名第三、亞洲樞紐機場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其中標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商業價值非同尋常。雖然第一階段項目招標基本結束,但未來還有巨大的需求產生——據透露,算上周邊的酒店配套,未來幾年預計還有3個億的家具市場需求。
10月份,三維家宣布獲得阿里巴巴5億元戰略投資,阿里以20%的股權成為三維家的第一大股東。幾乎同期,酷家樂也宣布以10%股權完成1億美元的D+輪融資。
兩家公司如火如荼的融資比拼,進一步演化成雙方的媒體公關戰,有人稱之為“三酷大戰”。競爭的焦點在于“設計生產一體化及前后端打通”。三維家主推的解決方案是一個軟件打通前后端,而酷家樂認為一個軟件打通前后端是一個“偽命題”,只有開放生態才是更好的。
雖然路徑不同,但兩家公司都已不再滿足于充當單純的軟件工具,而希望深入滲透整體家裝產業鏈,推動整個家具行業銷售模式的轉型。誰能笑到最后?最終依然交給市場檢驗。
以軟體家具兩巨頭顧家家居、喜臨門為主角,一場轟動家居圈的A吃A收購最終還是夭折了。此前,顧家家居擬以不低于13.8億元的價格收購喜臨門不低于23%的股權。
顧家精心布局多時,從協議收購、二級市場增持、認購可交債這3條戰線發起了收購喜臨門戰役。而最終喜臨門老板陳阿裕成功爭取到了紹興市政府甚至是浙江省政府的支持,獲得政府背書以及直接出資,打贏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喜臨門控制權保衛戰。
中美貿易沖突下,中美兩方都不是贏家。
《華爾街日報》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家具出貨量下降了至少30%。同時,該分析稱美國對華開征關稅最終將會使本國的消費者在進口家具類別上,多花費46億美元。
自貿易沖突開始至2019年8月份,美國硬木對華出口驟降57%。減少的出貨量,超過歐洲及東南亞市場總和。
而貿易戰引發的貿易轉移中,東南亞地區顯然是贏家。典型如越南,承接了中國大部分家具產業轉移,導致其家具出口額大增。
2019年前11月,越南木材和木制品出口額達96.4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對美家具出口在此期間增加了51%。
面對貿易戰以及國內同質化競爭激烈、成本上升的種種不利因素,一些有實力的中國家居企業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而越南由于區位地理等優勢,獲得了中國家具企業的青睞。
2019年7月,臺升母公司順誠控股斥資3255萬美元,收購越南家具企業JOLLY STATE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19年8月,敏華控股位于越南平陽省的工廠完成擴建,至明年年中,約80%-90%的中國產能將轉移至越南;
2019年8月,永藝股份發布公告,將投資建設第二期越南生產基地,耗資約3500萬美元;
2019年前10月,越南實木家具出口額達55億美元,同比增長23.8%;
2018年至今,中國在對越南木制品加工行業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中位居榜首,占投資項目總數的60%。
根據全球營銷研究公司Coresight Research報告,估計到今年年底,美國零售門店關閉的數量可能達到12,000家。其中,勞氏、3B等大型家居零售商深受影響。
瑞銀分析師更表示,如果電子商務滲透率從目前的16%上升到25%,那么到2026年將需要關閉75,000家商店。
從全球來看,受線上渠道影響,實體零售業在某種程度上都面臨著掙扎,而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25%關稅無異于雪上加霜:企業的壓力將更大,從而迫使美國零售業大規模關閉門店。
早前于2018年破產重組、美國最大的線下床墊零售商Mattress Firm在本年3月份再被曝出關閉900家門店。
而歐洲盒裝床墊品牌Emma在本年11月份在全球范圍內售出73,000床床墊,同比增長192%。而成立于2014年的美國床墊電商品牌Casper則在今年獲得摩根士丹利以及高盛的11億美元估值。
在線業務發展勢頭強勁的背景下,老牌的床墊巨頭也加入線上的混戰:泰普爾-絲漣宣布成立專供電商渠道的品牌Tempur Cloud。
國內方面,天貓雙11單店銷售額前十店鋪當中,包括了慕思、喜臨門、雅蘭三個入圍床墊品牌,突顯床墊線上渠道的威力。
得益于千禧一代的消費與生活觀念,全球家具租賃行業正迎來新一輪大爆發。
以印度為例,2019年印度家具租賃市場價值約8億美元。一批本土企業,包括CasaOne、RentoMojo、Furlenco等在今年紛紛融資過千萬美元。
宜家也在今年年初宣布,將在全球30個國家與地區開展家具租賃業務。
12月18日,亞馬遜、谷歌、蘋果以及Zigbee Alliance(成員包括宜家等企業)宣布建立合作,計劃合作開發一種開源智能家居標準。
這個計劃被稱為“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它將為智能家居產品設立新標準。項目成功落地后,未來無論用戶購買的是哪家的智能家居產品,都可以配合已有的智能手機或語音助手,而不會面臨連接障礙。
隨著市場占有率居前的行業科技巨頭統一標準,制約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障礙將逐步消失,智能家居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爆發。
在國內,智能家居行業同樣長期處于“各自為政”的“割裂”狀態。國際巨頭的此番動作或將為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的標準統一進程帶來重大利好。
研究機構TECHSCH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9年,印度家具市場規模將達到320億美元。目前印度約80%左右的市場份額,為該國國內眾多無名小廠所分食,品牌頭部效應不明顯。
印度國內知名家具品牌包括宜家以及本土品牌Pepperfry,Urban Ladder,Duroflex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宜家(印度)的首家門店在7個月內,銷售額突破5680萬美元。
在終端渠道上,許多印度初創公司選擇直接摒棄線下門店,而在線上進行深耕。
WeWork上市折戟,將整個共享辦公行業帶入低潮。軟銀對WeWork的估值一度達到470億美元,但當前已經下調至50億美元。
伴隨著規模的急速擴張,WeWork的現金流捉襟見肘,投資者不再為“尚未證明有盈利能力”的企業買單。而發生在創始人亞當身上的一連串丑聞,使投資者對WeWork是否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產生了質疑。
隨后創始人亞當退出,軟銀接管,全球裁員1200人,WeWork的前景依然一片黯淡。而共享辦公這一“二房東”的商業模式能否有未來,更是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拖延長達一年時間之久,Steinhoff在2019年公布的2017年財報顯示,公司當年虧損達36億歐元。同時,公司卷入66.7億歐元的假賬等商業詐騙行為。
據彭博社報道,由于商業詐騙行業,Steinhoff將面臨約62億歐元的索賠。目前公司的負債總額為90億歐元。做為Steinhoff的子公司,歐洲第二大家居用品零售連鎖店Conforama同年在法國裁員1900人,并關閉了32家門店。
Steinhoff面臨的困境固然主要是由于其本身經營不善,但一方面也折射出全球家具實體門店共同面臨的困境:線上賣場分食銷售渠道的同時,還需要應對人力資源以及門店租金方面的壓力。
2019年10月8日,Herman Miller宣布斥資7800萬美元,購得丹麥當紅家具品牌、歐洲輔助家具領域的領導者:HAY A/S的多數股權。
2019年10月29日,Herman Miller再度以4610萬美元收購當代英國家具設計師naughtone同名品牌剩余股份。naughtone成立于2005年,在輔助式家具市場中有著不俗的表現。
兩項收購將有助于Herman Miller在日益激烈的輔助式家具市場競爭當中,獲得更大優勢:贏者通吃的頭部效應,將越發明顯。
免責聲明:美家美戶家居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以及企業投稿,如頁面信息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aixiaoba.cn/newsshow/4426.htm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美家美戶家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