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bb9n"><address id="9bb9n"></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9bb9n">

    <address id="9bb9n"></address>

    <form id="9bb9n"></form>

      <form id="9bb9n"></form>
      <noframes id="9bb9n"><address id="9bb9n"><nobr id="9bb9n"></nobr></address>
      <address id="9bb9n"><address id="9bb9n"><nobr id="9bb9n"></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9bb9n"><address id="9bb9n"><nobr id="9bb9n"></nobr></address></address>

          歡迎來到美家美戶家居平臺網站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2025年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5/02/13來源: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作者: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瀏覽:95538

          粵發改資環函〔2025〕145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2025年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財政廳 

          2025年1月28日


          廣東省2025年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發改環資〔2025〕13號)有關要求,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加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

          (一)加大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支持力度。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加大設備更新項目支持力度,在繼續支持工業、用能設備、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物流、環境基礎設施、教育、文旅、醫療、回收循環利用、老舊電梯等設備更新基礎上,進一步將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納入支持范圍,重點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以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為載體,整體部署并規模化實施設備更新。加強項目謀劃和申報輔導,做好項目篩選把關,進一步優化資金申報審批流程。

          (二)持續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工具,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金融監管局等四部門按照《關于做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工作的通知》(粵財金〔2024〕19號)明確的設備更新貸款貼息對象、貼息標準和期限、貼息流程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給予中央財政資金貼息;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按照《廣東省財政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貸款貼息與風險補償管理實施細則》(粵金管〔2024〕14號)要求,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給予省級財政資金貼息和風險補償,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設備更新融資成本。加強設備更新貸款貼息跨部門統籌協調和信息反饋,全鏈條優化項目申報、要件審核、清單推送、資金發放等操作流程,增強政策透明度和知曉度。

          (三)加快存量設備評估診斷和項目儲備。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技術、能耗、排放、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設備淘汰目錄等要求,深入開展工業、農業、能源、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存量設備評估診斷,分領域分行業明確年度設備更新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加強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常態化儲備。完善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依法依規淘汰落后低效設備,引導更多經營主體開展設備更新。

          (四)加強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項目實施。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船舶報廢更新,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發展。完善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式,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強化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項目謀劃和跟蹤調度,推動項目高效實施。

          (五)擴大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支持范圍。在落實2024年支持政策基礎上,將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范圍擴大至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補貼標準按照《關于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交規劃發〔2024〕90號)執行。

          (六)優化農業機械報廢更新支持政策。在《關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補充通知》(農辦機〔2024〕5號)基礎上,將水稻拋秧機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參照水稻插秧機報廢補貼政策予以支持;將田間作業檢測終端、植保無人機、糧食干燥機(烘干機)、色選機、磨粉機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將農機田園管理機、碾米機、修剪機、孵化機、秸稈粉碎還田機、起壟機、喂(送)料機、育秧(苗)播種設備等8個品類新增納入支持范圍。補貼標準、自選補貼機具等細則由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部門另行制定。

          (七)提高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加力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更新車齡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車和超出質保期的動力電池,平均每輛車補貼額由6萬元提高至8萬元。省交通運輸廳牽頭指導各地做好優惠政策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

          (八)加大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力度。重點支持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優先支持使用20年以上的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更新改造電梯補貼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加強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政策宣傳,充分發揮業主在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鼓勵相關社會組織、電梯生產企業等發布電梯更新改造團購套餐或優惠信息。探索通過組織集中帶量采購、搭建供需雙方對接平臺,以縣(區)、鎮(街)、社區為單位,制定住宅老舊電梯集中式、規?;赂脑旆桨?,統一推動住宅老舊電梯開展大規模、連片更新改造。

          (九)加強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更新改造。落實《應急管理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務院國資委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化工老舊裝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應急〔2024〕49號)要求,加快推動老舊生產裝置、壓力式液化烴球罐,常壓可燃和劇毒液體儲罐等裝置設施的更新改造,以及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方面的自動化、智能化等改造。指導各地深入開展化工老舊裝置安全風險評估診斷,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方面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成效評估,建立化工和危險化學品行業領域老舊裝置動態可持續更新機制。推進老舊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更新改造。

          二、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十)用足用好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參照國家做法,綜合各地常住人口數量、地區生產總值、汽車和家電保有量、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及資金執行情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對各地支持資金規模,資金分配向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成效較好的地市適度傾斜。聚焦重點領域,優先支持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探索補貼政策、金融支持和企業讓利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政策資金撬動作用,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

          (十一)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持范圍。在商務部等7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商消費函〔2024〕392號)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可申請報廢更新補貼的舊車范圍。個人消費者報廢2012年6月30日前(含當日,下同)注冊登記的汽油乘用車、2014年6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車,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2萬元、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單臺補貼1.5萬元。個人消費者按本通知標準申請補貼,相應報廢的機動車須為2025年1月5日之前登記在本人名下的機動車。

          (十二)繼續支持汽車置換更新。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乘用車并購買乘用車新車的,給予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支持,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個人消費者按本通知標準申請補貼的,其轉讓的既有乘用車登記在本人名下的時間最遲不得晚于2025年1月5日。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實施細則由省商務廳按照本通知要求并結合實際合理制定。

          (十三)加力支持家電產品以舊換新。繼續支持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等8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將微波爐、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等4類家電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個人消費者購買上述12類家電中2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1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20%。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空調產品最多可補貼3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2024年已享受某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補貼的個人消費者,2025年購買同類家電產品可繼續享受補貼。

          (十四)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十五)支持家裝消費品換新。重點聚焦綠色、智能、適老等方向,加大對個人消費者在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過程中購置所用物品和材料的補貼力度,積極促進智能家居消費。補貼品類、標準、限額和實施方式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民政廳等指導各地區結合實際合理確定。

          (十六)加快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進一步完善補貼實施細則,優化補貼方式,簡化操作流程,加強市場監管,加快推進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對個人消費者交售用于報廢的老舊電動自行車并換購新車的,給予以舊換新補貼。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由省商務廳牽頭制定。

          三、深入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

          (十七)加強回收循環利用能力建設。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高水平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項目,重點支持回收體系建設和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紡織品、廢舊家電、廢舊汽車、退役動力電池、退役風電光伏設備等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支持供銷合作社系統發揮基層網點優勢,加快完善以縣域分揀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中轉站為節點,村、社區回收網點為終端的回收利用網絡。推動加快設立省屬回收循環利用平臺企業,強化央地合作和省市聯動,更好發揮省屬企業兜底保障作用。支持培育一批回收循環利用骨干企業,通過“揭榜掛帥”“賽馬”機制,開展重大技術裝備科技攻關,引導行業集聚化、規?;?、高值化發展。

          (十八)支持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發展。鼓勵“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積極爭取國家二手商品流通試點。支持平臺企業、第三方機構建設二手商品質量檢驗中心、信息擦除檢驗中心。支持符合質量等相關要求的二手車出口。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機電設備實施再制造,再制造產品設備質量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應不低于原型新品。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重點行業再制造產品進口。

          (十九)推動資源回收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行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規范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稅收秩序。實施再生材料推廣應用專項行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支持汽車、電器電子產品等生產企業提高再生材料應用比例。嚴厲打擊“作坊式”回收拆解,依法依規查處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退役新能源設備、退役動力電池等行為。加強對我省納入國家補貼名單的規范拆解企業指導,積極爭取中央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專項資金。

          四、更好發揮標準引領帶動作用

          (二十)加快標準制定修訂。按照“四張清單”的既定目標,持續加快標準制修訂進程,重點升級能耗、排放、技術標準,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加大回收循環利用標準供給。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

          (二十一)強化標準執行監督。加大質量監督抽查和檢查力度,嚴格能耗、污染物排放等強制性標準剛性要求,提升標準執行力和約束力。落實國家“兩新”領域重點國家標準執行情況納入中央質量督察考核有關要求。繼續擴大能效和水效標識實施范圍,按照國家部署組織推進產品設備能效和水效“領跑者”工作。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燃氣用具質量監督抽查行動。以《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T 7588-2020)為標準牽引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推動隱患治理與本質安全提升。

          五、加強組織實施

          (二十二)加強工作統籌協調。省發展改革委發揮省“兩新”工作專班牽頭部門作用,會同省財政廳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加強統籌協調和跟蹤調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細化相關領域補貼標準和實施細則,組織各地落實好相關領域政策。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項目涉及的相關部門,要推動謀劃儲備本領域本行業項目,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各地要結合實際抓緊落實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切實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工作,壓實各方責任,強化協調推進,把握工作節奏,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放大“兩新”政策效應。

          (二十三)規范使用資金。落實國家政策要求,省市財政根據中央資金分配情況按8.5:1.5比例安排配套資金,用于落實本方案第(五)(六)(七)(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條所列支持政策。各地、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本方案明確的相關領域支持標準,確保資金投向符合“兩新”政策要求,確保真金白銀優惠直達消費者。各地要及時完成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清算,做好相關支持政策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若某地市用完2025年中央及省下達資金額度,則超出部分由該地市自行承擔,省不再負擔。截至2025年12月31日未用完的中央及省下達資金額度收回。

          (二十四)切實做好企業服務。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打破地方保護,破除地域和渠道限制,促進公平競爭。結合實際合理確定、及時更新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經營主體名單,不得以銷售額、墊資能力等為由限制經營主體參與,要一視同仁支持線上、線下經營主體,以及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冊地、不同規模經營主體參與活動。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下,結合實際預撥部分資金到相應支付平臺或經營主體,提高資金清算效率,降低企業墊資和經營壓力。

          (二十五)提高補貼便捷程度。堅持以便民、惠民、利民宗旨,發揮“粵煥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公共服務平臺、相關手機應用程序等作用,從源頭上減少信息多頭重復填報。不得限制消費者付款方式和支付憑證類型,不得以參加活動為由要求經營主體采購新的支付設備。優化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審核流程,加強跨部門數據聯通共享,推動機動車回收證明等憑證電子化,實行多部門聯審聯批,減少非必要審批層級和環節。在做好資金監管的前提下,明確從審核通過到資金撥付消費者的時限要求,及時高效兌現補貼優惠。

          (二十六)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各地要組織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經營主體實施產品銷售價格公開承諾,對發現存在不履行價格承諾、“先漲價后打折”等價格違法行為,以及套取補貼資金的經營主體,第一時間取消其參與活動資格,并追繳國家補貼資金。暢通消費者舉報投訴渠道,加強消費品質量監督抽查,嚴厲打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舊充新、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以及偽造冒用能效水效標識等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騙取套取國家補貼資金等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嚴厲查處。

          (二十七)加強項目資金管理。省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地市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的全鏈條督促指導,統籌開展線上監控預警和線下實地核查,堅決防范資金分配不及時、使用遲緩、擠占挪用等問題。各地要嚴格管理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高度重視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項目謀劃、抓緊完善項目前期工作,開展設備更新項目日常調度和現場督導,要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守牢資金使用紅線底線,不得虛列支出、虛報支出、以撥代支,避免資金沉淀閑置。對于不符合上述要求、違反財經紀律的,要及時收回資金,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十八)加強跟蹤調度評估。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地、各領域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的評估督導,督促重點任務落實,協調解決難點堵點問題。有關部門和各市人民政府要對工作推進、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績效目標實現等情況開展自評自查,及時將資金使用和績效目標完成等情況報送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商省財政廳、商務廳匯總形成績效評估報告,并將評估結果作為后續優化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

          (二十九)強化政策宣傳引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大力宣傳“兩新”政策進展成效,用好“粵煥新”公益品牌和“兩新”政策咨詢熱線,及時做好政策解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各地要深入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細化解讀“兩新”政策內涵和具體操作方式。加強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協作配合,推廣典型模式和先進經驗,大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免責聲明:美家美戶家居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以及企業投稿,如頁面信息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aixiaoba.cn/newsshow/9084.htm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美家美戶家居網

          豆国产96在线|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