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廣東省門業協會黨支部走進紅色基地參觀學習
2023/07/01來源:美家美戶瀏覽:121207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廣東省門業協會黨支部在“七.一”前夕舉行黨建活動,在黨組織和黨員開展“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慶“七.一”活動。2023年6月30日,廣東省門業協會黨支部黨員、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在廣東省門業協會黨支部書記馬建華和協會秘書長饒德亮的帶領下,來到農民運動講習所紀念館和中共三大會議遺址紀念參觀學習。
首先大家來到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該館位于廣州市中山四路,于1953年建立,周恩來親自為舊址題名。1961年,國務院公布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據了解,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后,國民革命運動迅猛發展。為了配合即將進行的北伐戰爭,發展全國農民運動,1926年5月至9月,毛澤東任所長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此舉辦,周恩來、肖楚女、彭湃、惲代英等共產黨員任教員。來自20個省區的327名學生,在此學習農民運動的理論和方法,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參加革命斗爭。學員畢業后奔赴全國各地,領導農民運動,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農講所舊址這一古老建筑成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革命紀念地。
農講所舊址中,當年的所長辦公室、教務部、軍事訓練部、課堂、學生宿舍等均按原貌布置,并輔有《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陳列》展覽,實事求是地展示第一屆至第六屆農講所的歷史。
現場廣東省門業協會黨支部的同志們認真聽取講解員對理事故事、人物、事件的講解,仔細觀看現在的歷史文物和資料;從先輩的足跡中吸取精神養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同時在馬建華書記的帶領下,大家在黨旗前重溫宣誓,牢記使命。
隨后大家驅車來到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以下簡稱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該館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恤孤院路3號,于2006年7月對公眾開放,由中共三大會址遺址廣場、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春園、中共三大歷史陳列館組成,下轄楊匏安舊居。設有“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全面展示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共三大。
資料顯示,中共三大后,共產黨人積極推動國民黨改組,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在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下,以廣州為中心,全國的革命力量很快匯集,開創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中國大地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
中共三大是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創建時期進入大革命時期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會議。大會正式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有力推動黨和革命力量迅速壯大,推動黨從比較狹小的圈子走向更廣闊的政治舞臺,成為黨建設群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新起點,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著巨大的歷史功績。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廣東省、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廣州市黨員教育基地等。
免責聲明:美家美戶家居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以及企業投稿,如頁面信息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aixiaoba.cn/newsshow/6960.htm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美家美戶家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