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分享|森鷹窗業董事長邊書平:節制—戰勝人類危境之道
2018/10/11來源:騰訊家居瀏覽:81602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鼓勵政策的相繼出臺,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在全國各地快速發展。10月9日—10日,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研討會暨雄安新區實用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西藏大廈隆重舉行。
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邊書平
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邊書平在交流會上發表了《節制——戰勝人類危境之道》主題演講,提出了“以木為窗,宿有生命,利而不害,循環可續”的能耗解決方案,引人深思。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選擇的演講題目是《節制——戰勝人類危境之道》。這個主題源自于《圣經》中講到的圣靈九果,也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其中節制是第九個果子。我覺得,相比而言,節制可能是最難做到知行合一的。
節制是什么?最樸素地講,節制就是大師作。也就是說,如果人在某個方面做到了節制,就定能在這個方面修煉成大師級的人物。節制飲食,不僅可以保持身材,使人頭腦清醒,更能促進健康。節制情感,才能使情感更長久更有溫度。節制擴張,聚焦堅持,方能贏得基業長青。節制就是“存天理,去人欲”的心學之道。節制,是一種秩序,是一種歸正,是行于大道,是對享樂和欲望的控制,逆人性而為之。失去節制,甚至可能會使我們失去一切。
有人類以來,人類就在與饑餓作斗爭。農作物會遭遇病蟲害,牲畜也會遭遇疾病瘟疫,只能靠天吃飯。人類必須汗流浹背方能糊口,這是人類背離上帝之后的命運。最近200年來,人類厲害了,連續發動了兩次工業革命,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富有,并創造出人類有史以來97%的財富。然而不幸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卻是越來越差!因為兩次工業革命都是以化石能源作為基礎,人類為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毫無節制地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從而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使得地球表面溫度越來越高,生態平衡遭到了極大破壞。冰川融化,海洋酸化,氣候極端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各種疾病入侵……甚至有專家警告說:照此而行,再有一兩百年,人類就有可能會進入到第九次冰河期。也許可以說,人類正努力地走在通往滅亡的道路之上。
我的內心很憂慮,很憂傷,試圖呼吁我們每一位,都能為解決這個世界性災難,盡一份綿薄之力。
一、我們的壽命
從2003年,我開始研讀一本書,這是世界上印刷量最大的一本書,共66卷。前后共有40多位作者,從公元前1500年寫到公元后90年,歷時大約1600年。跨度之大,寫作背景各異,地點、年代各異,但整本書卻貫穿一致,前后鋪墊、印證,無懈可擊。至今已經被代代傳頌了將近2000年。這本書就是《圣經》。
《圣經》在《創世紀》里有一個細節特別吸引我:在挪亞方舟事件之前,人類的壽命常見竟有900多歲,挪亞的爺爺瑪土撒拉969歲,是有文字記載的世界第一高壽者。然而,現在的人能活到八九十歲就算是很長壽了,這究竟是什么情況呢?難道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過基因突變而使得壽命變短嗎?從各種醫學和歷史資料上,看不到相應的記錄。我就推想,是不是由于地球環境發生過什么巨變呢?于是多次查考《圣經》,一探究竟。
《創世記》1章6-8節這樣寫到:“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span>
《圣經》中《詩篇》148章4節這樣說:“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你們都要贊美他?!苯庾x起來,我就在心里畫了這樣一幅圖畫: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上面包裹著一層厚厚的空氣層,空氣層上面還有一層厚厚的水層。太陽光、隕石及各種射線,必須要經過這個厚厚的水層過濾后,才能到達地球表面。這個架構,我把它稱做“被動式水包地球”。我謂之:“老邊猜想”。我想象那時候的氣候環境就是上帝說的“甚好”:果蔬里沒有荊棘,人類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和老虎是朋友,四周鳥鳴山幽,舒適愜意,健康無比。顯然,人類在那樣溫濕度,潔凈度都超級適宜的環境下生活,是不需要房子的,當然也就無需門窗。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活到900歲也就不難想象了。
可惜好景不長,人類不聽上帝的話,缺乏節制,偷吃了智慧樹的果子,被逐出伊甸園。再后來,人類的罪惡日益深重,引來了大洪水的審判。唯有挪亞在上帝面前是個義人,上帝就吩咐挪亞造一艘大船——挪亞方舟,然后就打開天上的窗戶降雨在地上,連續40個晝夜。《圣經》上說,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也就是說,洪水、地震,火山可能是一起爆發的。
從此之后,人類的生存環境驟變,人的壽命也隨之大幅縮減。但《圣經》中提示說,仍可以到120年。
二、我們的危境
兩次工業革命對化石能源的無節制消耗,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讓地球披上了一層厚厚的外套。使得短波太陽光能照射得進來,但長波太陽光卻反射不出去。地球就像一個蔬菜大棚,變得越來越熱。大家可能會說溫度升高個兩三度,好像也不是什么問題吧,但事實絕非如此!一百多年來,地球環境溫度平均升高了0.8度,其惡果是:夏天最多也就10度的北極圈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32度高溫。南極也同樣不能幸免,最近25年來,南極融化了3萬億立方米的堅冰,其中一半是近5年間融化的。
整個地球生態環境由此發生巨變,惡果不堪設想。我通過研讀有關氣候變化的資料,歸納出這樣三種可怕現象:
1.地球表面上白色的冰雪覆蓋層面積占比越來越小,而藍色的大海和黑色的陸地持續增多,這導致地球表面的吸熱能力大大增強,反射能力大大下降。地球將會越來越熱。
2.永久凍土層快速融化,蘊含在永凍土里面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被釋放出來。這又會加劇氣候變化。
3.北極海底多處漏氣,斯德哥爾摩北極實驗室發現了這一現象,目前已經有幾十處,每一處的面積都是幾平方公里。咕嘟咕嘟冒泡,冒出來的都是溫室氣體。這是由于溫度上升,地球海底內的溫室氣體開始向外泄漏。這無疑會加快地球溫升。
我給這三種現象命名為:地球溫升惡性正反饋機制。
這三種可怕的現象疊加在一起,會不斷使地球環境溫度升高而最終失去控制。目前科學還沒有辦法作出預測,但人類恐怕已經走到了一個根本無法控制的危險境地。這不僅僅是我們人類自身能源消耗導致溫度上升,更是人類的缺乏節制,觸動了上帝隱藏在地球大自然里面的“道”,也可以稱之為“規律”。這個對人類的懲罰之“道”——溫升惡性正反饋機制,一旦進入到加速階段,地球溫度升高的失控,將是所有地球生物無法承受的。
英國作家林納斯在2007年出版過一本書,《六度的變化》。書中詳細預言了溫度上升1-6度以后,地球表面將發生怎樣駭人聽聞的變化。甚至有評論稱“心臟衰弱的人不宜閱讀”,可見其嚴峻程度。簡單摘選如下以對比了解:
- 當全球溫度升高1℃的時候,非洲大陸冰雪蕩然無存,北極熊、海象等將從地球的北端銷聲匿跡。
- 溫度升高2℃,格陵蘭冰原徹底消融,全球海平面升高2米。2℃將是徹底改變地球生活的臨界點。
- 升高3℃,北極圈在夏季將不見冰雪,亞馬遜雨林會逐漸枯萎,厄爾尼諾現象的異常氣候模式成為常態,地中海地區與部分歐洲無力抵擋熱浪襲擊。
- 升高4℃,整個北冰洋冰帽消失,全球海平面又會提高5米,威尼斯完全被淹沒,倫敦周邊夏季氣溫將達45℃,上漲的海水將淹沒人口稠密的三角洲使10億人無家可歸。
- 升高5℃,兩極均沒有冰雪存在,海洋中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大規模海嘯摧毀海岸,氣候難民人數高達數十億人。
- 升高6℃,高達95%的物種滅絕。地球上的生物,主要由細菌構成。
“世界末日”的悲劇正式上演。
毋庸多言,地球已身處危境。人類實在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所以,要保全地球這個人類生息存養之地,我們每個人,我們的各行各業,都必須嚴陣以待。深入應用高科技并投入重金,將此生死存亡之威脅防范于未然,并且強化國與國之間的聯合,形成一個全球的生態共建與守衛系統,共同應對挑戰。這是我越來越強烈地從內心發出的期盼。
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研討會暨雄安新區實用技術交流會現場
三、我們的辦法
具體的解決之道在哪里?說來簡單,我們只有兩條路徑可走:一是發展新能源,即清潔能源;二是節約舊能源,即化石能源。
美國作家杰里米·里夫金寫過一本書《第三次工業革命》。提出人類必須要發展新能源,并闡釋了“能源民主化”和“能源互聯網”的概念。這似乎給人類帶來了大希望,因為新能源如果可以順利替代舊能源,那一切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但幾十年過來,新能源的發展并不樂觀。我從研究資料中做了一個并非權威的粗略統計:目前全世界新能源占比平均不超過5%,中國不超過0.5%,歐洲發展得相對好一點。也就是說,由于其技術和經濟的原因,發展新能源依然是任重道遠。當下95%的能耗仍是舊能源,因此,節約舊能源依然是人類脫離危境的根本之道。
目前,人類社會三大能源消耗——交通、工業及建筑能耗。其中建筑能耗占比最大,達40%。而在建筑能耗中,有將近50%是從窗戶洞口中流失的。這是國家發改委的數據,歐洲也差不多。換言之,窗戶直接關聯于全世界能源消耗的20%!這個數據,令人震驚。它明明地告訴我們,在當今世界,使用什么類型的窗戶,已經成為不可小覷的大事情!
簡單講,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窗,有鋼窗、鋁窗、塑窗及木頭窗。其中,鋼窗從鐵礦石到鋼型材再到鋼窗,其過程能耗(既含能源)是木頭窗的12倍。鋁窗從鋁礦土,到鋁錠,到鋁型材,再到鋁窗,其過程能耗(既含能源)是木頭窗的21倍。塑窗從石油,到塑型材,再到塑窗,其過程能耗(既含能源)是木頭窗的8倍。由此可見,木頭窗由于其資源來自地上,又是實心結構,是最容易加工的,比較節能,壽命幾乎可以和建筑物同在。但即使拋開木頭窗既含能源比較低的天然特性,其在使用過程中,甚至于在報廢的過程中,也都是特別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綜上,使用木頭窗對于阻止氣候變化,益處是毋庸置疑的。當然,木頭窗還有許多對人類有益的特性,比如:防噪、防磁、防火、養眼,養人等。
作為窗企,森鷹20年來,聚焦木頭窗,持續研發并應用。我們不敢妄言除窗以外的另外80%能源消耗的解決之道,但我們至少可以給出一個“1/5”能耗解決方案。森鷹定位節能環保,聚焦木頭窗,以此作為森鷹永遠的命定。對于木頭窗,我總結了16個字:“以木為窗,宿有生命,利而不害,循環可續?!?/span>
森鷹160被動式窗型,整體傳熱系數Uw≤0.6,是中國第一款能耗為A+的被動式窗,現已通過德國PHI認證
從更高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制造和使用木頭窗就是在做慈善,就是公益事業。這是對樹木本身的慈善,是對人類自身的慈善,更是對地球環境的大慈善。關于這個論題的探討,如果有興趣,請看老邊另外的演講文章《命運·道路·使命》。
四、我們的節制
從客觀上看,發展新能源與節約舊能源是人類戰勝氣候變化的不二途徑。然而,從主觀上,如果再深度思考,我卻又深切感知到,人類似乎無力停止導致氣候變化的行為。為什么?兩個字:節制。就好比人染上了大煙癮,人類難以割舍自己的“美好生活”。一個人,為了自己的成功而節制,其實很難,因此凡成功者都是極具節制之人。一群人,為了他人和它類的幸福而節制,其難太難。但人類已別無選擇。我們的戰場在我們的心里,人類需要與自己的不節制作斗爭。
《圣經》告訴我們,人類受造的目的是為了分享上帝創造的喜悅,是順應自然而不是占有世界。人類在地球上不過是個過客,但我們卻反客為主了。人類迫切需要節制自己的欲望,需要懂得“知止可以不殆”和“自勝者強”的道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span>
幸福=所得/欲望。只要稍微關閉一下嗜欲的孔竅,人的幸福指數就會大增;而人一旦欲望之門大開,終身必經受欲望之苦。
我絕不是反對人類有夢想,而是呼吁人類不可再欲壑難填,夢想和欲望不是一回事。沒有夢想,就不是人類,夢想是從心底里發出的,是在出生之前上帝就放在人心里的。夢想是利他的,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欲望則以自我為中心,一旦脫離其被容許的軌道,便是背離天道。如陽明先生所講的“存天理,去人欲”正是這個道理。建筑于人類而言,是遮風擋雨的居所,是創造勞動成果的場所,是展現文明的落腳點……我們要節制欲望,分辨對建筑最真實的需要,我想一定不是奢華,而是功能性和節能性。
森鷹只是一家小型窗企,老邊也不過一介草根,但我們愿意為“氣候變化”奔走呼號!從聚焦鋁包木窗,到最早研發被動窗,森鷹的使命在走過20年的歷程后也越來越清晰。在打造好產品的同時,堅持不懈地通過各種途徑發聲,讓我們的政府、行業、媒體,客戶了解到氣候變暖的嚴峻形勢;了解到,作為建筑節能的關鍵構件,作為窗品類中的節能先鋒,鋁包木窗的推廣和使用意義深遠。這是一個使命企業責無旁貸的義務!
森鷹雙城二期被動式工廠及辦公樓,整體設計為被動式建筑,現已通過德國PHI認證,其中被動式工廠N50≤0.2,被動式辦公樓≤0.16
比使命更重要的是行動,除了研發與被動式建筑相配套的系列窗產品,森鷹還在2012年開始籌建被動式工廠。工廠耗資2.5個億,占地面積4萬平米,由德國被動式房屋聯合會CEO路德維希?隆恩設計,按照“德國標準”建造,配置了光伏發電、雨水收集、中水處理、垃圾生化,廢熱交換等功能,年總節省取暖制冷費用180萬元,年總二氧化碳減排量為42萬公斤。2017年8月,森鷹被動式工廠通過德國PHI氣密性檢測,N50=0.20(次/每小時),遠遠優于0.6次/每小時的國際標準;今年9月,森鷹被動式工廠拿到了“世界面積最大的被動式工廠”的吉尼斯認證。一個窗企為什么要建設被動式工廠?我們就是想踐行使命,在最節能的工廠里生產最節能的窗子;就是想在人們還不了解被動式建筑的時候,做出一個實例,讓人們能更直觀感受到它的舒適度和節能效果,進而推動被動式建筑在中國的發展。在此,歡迎大家有機會來森鷹被動式工廠參觀指導!
森鷹窗業南京工廠效果圖,預計2019年初進入試運行投產階段
到這里,我的演講即將結束,我要感謝組委會給予這樣分享的機會,也向大家發出邀請:希望我們在座的各位,以及全世界的人民,都能行動起來,節制自己,不開汽車、關閉空調、安裝木頭窗,最大限度減少排放,節制人類嗜欲的孔竅,為人類和它類能夠長久共生而努力奮斗!
免責聲明:美家美戶家居網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以及企業投稿,如頁面信息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aixiaoba.cn/newsshow/3184.htm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美家美戶家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