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生活 QUALITY TIME
2017/07/10來源:美家美戶作者:網絡
“家,其實和空間的大小、造價、風格都沒有什么關系,而只關乎你在這個空間里以怎樣的心情,以怎樣的方式與家人、朋友共同創造情感與回憶?!币幌蜓孕泄麛嗟腖ena毫不猶疑地說,這句話在她心里儼然已是真理。
男主人Nicolas Grevot來自法國,專注于古董和中國臺灣原住民文物收藏;女主人Lena Yang來自中國臺灣,擔任國際時尚媒體 集團CEO多年。他們育有3個女兒,17歲的Eleonore(左二)、13歲的Apolline(右一)和10歲的Theodorine(左一),8年多 前舉家移居上海。已經10歲的寵物狗Samedi也是家中重要成員。
客廳。沙發旁的粉色花瓶非常搶眼,是藝術家張健君“水系列”作品,硅 膠材質重塑仿秦漢花瓶。左側墻角擺放明代的送子觀音與金童玉女像。左側靠墻的是中國臺灣原住民排灣族的 房柱祖先像。觀音像上方畫作是畫 家趙學兵“中央公園”系列作品。緊接著右邊是當代裝置藝術家靳山的作品。
壁爐上方有幾尊佛像,左一為石雕,是公元二三世紀犍陀羅時期的佛像,接下來的上方是越南象牙金身阿彌陀佛像,下方是兩尊西藏銅塑佛像。壁爐上方的畫作來自上海藝術家。右邊有大小兩個佛像頭部,也是犍陀羅,這是最早的佛像雕塑,深受 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所帶來的希臘雕塑 風格影響。下面一個橫幅的面具木雕 也來自排灣族。壁爐里是一尊明代木 雕金身釋迦摩尼像。右面墻上的畫作是中國臺灣畫家黃致陽的作品。中央的咖啡桌與右側兩張扶手椅,出自北歐設計品牌Matzform。桌上擺放的是咸豐年間民窯瓷器牛血花瓶。所有 圣誕裝飾來自連卡佛。
寬敞的陽臺擁有絕佳的日照,擺放一張玻璃長桌,是讀書、工作最好的角落。桌上醒目的雕塑是法國當代藝術家Albert Feraud的鋼制雕塑作品。周圍這幾張木椅是某品牌辦活動的道具,Lena覺得活動結束就丟掉很不環保,于是便把它們買回家,布置成一個溫馨的陽光房。
一整面書墻是Lena的寶藏。左面墻上的畫作是加拿大藝術家Pierre Blanchette的作品??拷蓓數囊慌琶婢邅碜晕鞑匾约霸颇犀幾?。書墻前一張紅色的單人沙發床,是上世紀20年代自紐約進口到上海的。相比昂貴的奢侈品,這些有故事的家具更得他們喜愛。
餐廳空間與客廳相連。木制餐桌為明代古董,周圍是幾張老上海上世紀30-40年代的工業風格旋轉椅。墻上是美國攝影師好友Jeff Hargrove 的作品“臺灣即景”系列。左側鋼架上擺放的物件,從甘肅馬家窯的陶器到宋明瓷器都有。
左前方是Chanel的Bearbrick,由Karl Lagerfeld親自參與設計。中央鋪了幾張地毯,多半是中亞風格,來自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有多年前從荷蘭的拍賣場拍下,也有旅行時從尼泊爾帶回來的。最前方是兩個小女兒的臥室,懸掛的布簾來自好友的餐廳Glamour Bar,餐廳改裝后拆下的屏風布簾被Nicolas帶 回家,成了極具風情的裝飾。右面墻上懸掛的畫作,是法國街頭藝術家DOK的作品。下方的老照片為1927年間上海國際租界英國保衛軍的照片,由當時的著名攝影師匯豐拍攝。
客廳書架旁有一張古董書桌。上面黃色的小雕塑出自稀奇,是向京的作品。
走廊一側有幾件中國臺灣原住民文物,多為生活器具,或與信仰祭祀相關的文物。據Lena說,他們收藏了約290件中國臺灣原住民文物,上海家中大概只有三十多件,其余的藏品都出借給中國臺灣的一家原住民文化博物館展出,讓文化得以傳播,并更好地促進各族間的彼此了解、相互尊重與關懷。上方懸掛的是攝影師王福春“東北人”系列作品之一。
朋友贈送的木制搖籃,3個女兒都是從這個搖籃里開始成長的。
主臥室。墻上是加拿大畫家Pierre Blanchette的油畫作品。床頭的黑白照片是Nicolas與Lena的結婚紀念照集錦。床上鋪了斯里蘭卡的民俗布飾。
來源:ELLE DECORATION家居廊
轉載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版權美家美戶家居傳媒為雜志所有,未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